
精選開示
理性的孝道 |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三冊 第112集
【父母怨咎人不以正,已審其不然,可違而不報也;…,可違而往也。故不可違而違,非孝也;可違而不違,亦非孝也。好不違,非孝也;好違,亦非孝也。其得義而已也。】
【父母怨咎人不以正,已審其不然,可違而不報也;…,可違而往也。故不可違而違,非孝也;可違而不違,亦非孝也。好不違,非孝也;好違,亦非孝也。其得義而已也。】
【子曰:「昔者明王,事父孝,故事天明;事母孝,故事地察;長幼順,故上下治。天地明察,神明彰矣。故雖天子,必有尊也,言有父也;必有先也,言有兄也。」】
【人之生也,百歲之中,有疾病焉。故君子思其不可復者,而先施焉。親戚既沒,雖欲孝,誰為孝乎?年既耆艾,雖欲悌,誰為悌乎?故孝有不及,悌有不時,其此之謂與!】
【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,數月不出,猶有憂色。門弟子曰:「夫子之足瘳矣,數月不出,猶有憂色,何也?」曰:「…。今予忘孝之道,予是以有憂色也。」】
【所謂無為者,非謂其引之不來,推之不往,迫而不應,感而不動,堅滯而不流,捲握而不散也。謂其私志不入公道,嗜欲不枉正術,循理而舉事,因資而立功,推自然之勢也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