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一冊 第269集|治理國家的重要先後次序
『先仁而後法』,這一條講法律的實施有先後的秩序,首先實行仁義道德的教育,大家不能接受、不能遵守去犯法,才用法令來規範。『先教而後刑』,「教」就是教化、教導、教育先進行教化,教了他明知故犯,然後他犯法了,才用刑法來判刑
『先仁而後法』,這一條講法律的實施有先後的秩序,首先實行仁義道德的教育,大家不能接受、不能遵守去犯法,才用法令來規範。『先教而後刑』,「教」就是教化、教導、教育先進行教化,教了他明知故犯,然後他犯法了,才用刑法來判刑
「魏文侯問李克說:刑罰產生的根源是怎樣的?」就是為什麼要設這個刑罰?刑罰的根源從哪裡生起來?為什麼要設刑罰?「李克說:刑罰生於奸邪淫佚的行為。凡是奸詐邪惡的心,由飢寒逼迫所引起;放蕩的行為,由過分裝飾而形成奢侈靡爛。
『爵祿者,國柄之本。』「國柄」這兩個字,是國家的權柄,國家它的一個權力,柄形容手上握著的這個東西,國柄之本就是「爵祿」。「官爵和俸祿,是國家權力的根本」,『而貴富之所由』,「是達到富貴的途徑,不能不重視」。
往生極樂世界,前提、關鍵就是信願,你相不相信有極樂世界?要相信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講的,西方極樂世界真有,真有阿彌陀佛接引十方念佛眾生往生極樂世界。相信這樁事情是真實的,佛不妄語,我們要相信聖言量。
『先王之教』,就是古代聖王他們的教誨。古聖先王他們的教誨,「推薦賢人的人受重賞」,就是能夠為國家舉薦人才,舉薦賢能的人才來為國家服務,這個推薦的人、介紹的人他就會受到國家的重賞,君主(就是領導人)會重重的賞賜他。
這一條所講的,「應當獎賞的不獎賞」,就是有功勞的,他有做好事、有奉獻的,應當要獎賞他而沒有去獎賞他,「那麼做善事的人就會失去本來的願望,而懷疑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意義」